欢迎光临瑞安佛教协会,今天是:      
 
  新闻聚焦 
瑞安二十六寺院(一)

1   东安寺

东安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二年(503),距今1500多年,是瑞安古刹。原名报国寺,宋时改名东安寺,谓永报平安之意。元毁,明初重建,清康熙甲寅年(1674)再毁,已未年(1679)又建于此一千余年,寺院曾扩建至九进殿宇,延伸至今万松路一带。后,收缩至三进。宣统元年(1909)又毁。民国初年,阿祥师太赴宁波等地化缘募资,于民国四年(1915)再建。民国九年(1920)、民国十六年(1927)、民国十九年(1930),多次予以增修。在此期间,国运衰微,民生困顿,寺院香火不继,寺内开设过词场,作为营房驻扎军队。民国十三年(1924)东郊初等学堂(即今解放路小学前身)迁入寺内办学,直至1949年迁出。1953年瑞安县税务局对寺院进行绘图测量,登记该寺土地面积为3亩3分4厘1毫3,此为当时最精确的规模。1958年,寺院被粮管所粮库占用,后归还。
2005年,信徒筹资150多万元进行重修。现寺同东镇宫在内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。寺内平面略呈方形状。建筑有大雄宝殿、观音阁、地藏殿、伽蓝殿及厢房等。有一口水井(图二),相传与寺院同龄,井口呈半月形,弦长5.2米,弧高3.1米,井沿设青石栏杆与青石条花板,上饰莲花、祥云图纹,雕刻精细。
据记载,东晋时驿道从浙江延伸福建等地,其中一段是沿南塘,即今温瑞塘河南下。东安寺地处南塘终点,至明朝中期,东南沿海繁荣经济,瑞安小城来了许多经商外国人。《乾隆瑞安县志》卷二《建置志·邮置》“东安馆驿”载:“在大东门外,东安寺后,宣德壬子建。先是外国贡方物寓城中,扰民。何守文渊奏建馆驿于此地处之。”
东安寺东,今涌泉巷南巷口处,原有一座“落马桥”,寺西距今吊桥头北仅约数米处有一座圣旨牌坊。(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被毁),传说与东安寺有关。
(冯具坚  编写)
注:①相传初建于宋代,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②遗址在今吊桥头北十余米处,河中尚存吊桥石柱。

2  龙翔寺

——佛地别尘凡日暮风清    禅林无俗韵钟声夜静

龙翔寺坐落在瑞安场桥麟山南麓,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(公元502),至今1500多年。明正统元年(公元1421),檀越主场桥黄善惠舍田十五亩、白银贰佰两、麟山一座;埭头张正浩舍白银壹佰贰拾两,重修龙翔寺。清代康熙八年(公元1665)龙翔寺方丈静德师捐资重建前后三进寺院,有楼房二十余间,有田二十余亩,当时住僧有八人。逆川大和尚曾经卓锡此地。
龙翔寺占地面积26亩,清朝一副对联,对龙翔寺地理位置、人文历史概括:“山系龙号究麟峰麟塔遗风犹是得昭然;寺著龙翔看龙井龙泉胜迹至今尚不改。”落款“光绪乙己年仲冬谷旦。”对联本来在原大雄宝殿,重建后信行法师把原来对联移至寺院东向新客堂内。
寺院另有石柱数对,柱上阳刻楹联,魏碑骨体。“墨池水滴昙花雨,玉磬献传贝叶风。”“水向石边流出冷,风从花里过来香。”“一片天花环石境,七层宝树想云塘。”“莲社建灵泉两屿东西辉色相,玉容萦福地四山磊落拱浮图。”“佛地别尘几日暮风清双屿伴,禅林无俗韵钟声夜静四山传。”“福地隔座几俯仰四灵谁作主,禅关无俗障东西两屿合为邻。”“寺著龙翔看龙井龙泉胜迹至今尚不改,山系麟号究麟峰麟塔遗风犹是得昭然。”联中所言“龙井”今尚在,位于甘露苑和东厢之间。但麟塔已不复存。现寺院内藏的三节塔顶,该是麟塔残件。平面呈四方形,残高88厘米,花岗岩石质,每层四面 均刻有佛像,设佛龛,佛像为跏趺坐式,袈裟刻划精细。根据石佛塔工艺推测为明代。对联中“双屿伴”,据龙翔寺监院智润师解释:龙翔寺原来位置在麟山山顶,两边有两座山,形似“双龙戏珠”。当时麟山下是海洋,后来海水退,陆地现,为方便信众,迁址到麟山山麓。
现“龙翔寺”匾为佛教文化研究学者洪丕漠教授所书,茗山法师写“大悲楼”匾额。木鱼法师写“尚客寮”、西冷印社秘书长吕国璋先生写“止观堂” 等匾额。
寺内的古井叫龙泉井,井水甘甜,常年清泉沽沽,不盈不枯。  据温州博物馆副馆长高启新先生介绍,1985年在温州塘下场桥龙翔寺三国墓出三国时期百戏谷仓罐,此罐系温州瓯窑藏品中具有代表性价值文物。
历代文人墨客留诗文:
元戴普胜《题龙翔寺》:“傍山古刹更幽奇,佛圣神灵孰能欺。暗室亏心犹掣电,立时显应不差移。”清林应期②有《读书龙翔》:“托迹游麋鹿,山林越自知。清风来竹底,啼鸟上花枝。谢事门无客,铭心座有诗。约关劘励切,名就出茅茨。”清王荣勋有《挽龙翔不染大师》:“只鞋葱岭竟西归,寿桐由来早见违。若个圆光拿不得,就中空阔探何几。麟峦常谒高封塔,龙洞薪传午夜衣。天竺骑牛应复似,可能石上话真机。”
现任龙翔寺住持信行法师,承能海般若宗风,严净道场,制度完备,今住僧20余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3  本寂寺

本寂寺坐落于瑞安城北集云山南麓,背倚青山,面临锦湖,环境清幽,为“集云八景”之一①。清嘉庆《瑞安县志》载:“本寂寺,在北湖。唐垂拱四年(688)建;证圣元年(695)赐名‘护国报恩禅院’;大中八年(854)改赐‘集云院’;乾符六年(879)因藤萝尊者卓锡处,又赐改今名。国朝顺治年间重建。”道光年间,锦湖里人陈焕章②修建。民国六年毁,七年焕章孙麟书改向重建,民国二十二年僧显默增建,1985年,比丘尼安照来寺,见寺舍倾危,遂萌志重建,历数载苦心,拆旧建新,而成今之规模。
藤萝尊者,名无,本寂寺圣僧。会昌五年(845),唐武宗灭佛,僧尼遭劫。无避难于集云山顶隐岩处结庐修行,深悟佛法。入定十多年,不食人间烟火,周身藤萝缠绕,自号“藤萝”,人们尊称为“藤萝尊者”。出定后,佛法大增,于大中八年返本寂寺,将整饰修葺后的本寂寺改名为“集云院”。后云游四方,于乾符六年(879)回,卓锡集云院,予以扩建,更定原名“本寂禅寺”。后人誉尊者为圣僧,在其入定修行处立祠纪念,名“护国寺”,明天顺二年(1458)赐额。简称“圣僧堂”或“圣堂”,近处村名“圣堂前”、“圣堂后”延用至今。清洪海筹有诗《访藤萝古迹》云:“十载经春长藤萝,山门乱石竞嵯莪。寺僧只爱云霞在,不管人间雨雪多。”
本寂寺,坐北朝南,依次为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。大雄宝殿后院的山麓有藤萝古井,墙外有一掬泉。一掬泉,位于古寺后墙外的岩隙处,细流涓涓,常年不断,水质清冽甘纯。清·胡璜有《元日登第一山渡朱溪饮一掬泉》诗咏之。
安照(传一)尼师,修建寺院同时,先后收养了六个被遗弃的女婴,培养读书,直至大学毕业。瑞安报曾写专题《她让六条生命重焕光彩》报道。
本寂寺,高僧辈出,除藤萝尊者外还有灵光文观禅师,本寂云荫德禅师,通礼敬禅师法幢法师等。
灵光禅师,俗姓叶氏,南岳下十五世,宋宣和五年癸卯(1123),受县令王公济之请住持本寂寺,宋淳熙五年戊戌(1175)坐逝,寿97岁。留有偈诗,其中《疏山造寿塔》云:“冬瓜蘸雪未为淡,匠者三文淡最幽,淡最幽,天共白云晓,水和明月流。”
寂云荫德禅师,为南岳下三十七世。《五灯全书》上有一则关于他的公案:“问:‘既是无缝塔,因甚又用灰泥?’师曰‘争奈者一问何。’僧闻牛鸣,问者:‘是什么声?’师曰:‘是佛声。’曰:‘因甚坠到这里?’师曰:‘苍天,苍天。’……”
法幢禅师,即林增志,明崇祯戊辰(1628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崇祯十七年,清兵入关,林增志为“反清复明”作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。南明亡,五十四岁的林增志在福建沙县吕峰山削发为僧,持节出家,僧号“法幢”。一生中,他曾两度涉足本寂寺。第一次是28岁,其母亡,卜葬北湖,为了便于省墓,读书于本寂寺。第二次是清顺治四年(1647),林增志返故里,清兵搜捕甚急,被执,经酷刑,几欲毙命。乡人王元启设计使之逃出,隐本寂寺。本寂寺的高僧还有如《五灯全书》中载的双贞尼禅师。抗日期间将僧房改为育婴堂的则轮法师,爱寺如家的达莲禅师……
本寂寺午时茶,由清咸丰年间天王寺④大川禅师创制。安照尼师入住本寂寺后,继承天王寺午时茶的传统方剂,并增加“五样肾”(五种草药),使午时茶添加了补肾功能。现“本寂寺午时茶”由白术、荷叶、紫苏、牛夕、石苓、山楂、地丁、茶菊、桑枝、白英、白冬丁、一点红、金腰带、白马骨、金银花藤、五样肾等48种中草药制成,经过拔、洗、切、晒、炒、磨、装七道工序研制成药。2014年12月,“本寂寺午时茶”被列入“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”行列。安照尼师成为“天王寺午时茶”的第四代传人。
本寂寺,山青水秀,佛门清净,是历代名人逸士郊游会友的好去处。
南宋叶槐《题本寂寺》诗曰:“为爱莲塘水石幽,画桥斜日任迟留。两山云出飘纷雨,一叶风来断送秋。滚滚流年愁里度,凄凄明月暗中投。何时谷口归耕去,种得黄梁饱即休。”清金味斋游《寂寺晚钟》诗曰:“僧么钟韵出松寮,日暮樵归景寂寥,静听一声清俗虑,归桡忘却路迢迢。”(图一)清金瑞楠游本寂寺诗曰:“嫣红翠紫琼瑶蕊,野蝶黄蜂舞葛来。携手山行金契友,等闲寂寺唤春回。”清曾炳奎诗云:“古刹何时辟,花宫隐翠微。路从山郭入,云傍石坛飞。曲径寒泉洌,苍苔蜡履稀。闲游吾有句,留待碧纱围。”清端木百禄有《本寂寺夜》诗:“独坐夜忘久,萧然澹世情。暗风捎蝠影,骤雨失蛙声,岁月馀双鬓,功名付短檠。自怜禅榻稳,高卧过残更。”
宋代许景衡、叶槐,明朝的胡、钟瑾、陈挺、林增志,清代胡万里、胡璜、金晓、项霁、李笠等都在寂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。
本寂寺如今组织“闲心社”,组织居士学习永嘉大师《征道歌》等。
(林成植  编写)

4  观音禅寺

观音禅寺坐落于瑞安万松山东麓, 凤山①南趾。寺院原称观音院,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年间(954—960)。宋治平四年赐额,清邑令宋国琛题名。寺院原有大殿五进,气势宏伟,肃壮寂穆;周边多植高大树木,环境清优静雅(图一)。
后因战乱,毁于一旦,唯留石塔。晚清重建,五间,两进,前进为天王殿,二进为大雄宝殿。民国丁巳(1917),又建两轩,癸酉(1933),再改建前进。至是时,寺院前后两进,面阔五间,单檐硬山式木结构。有僧九人,田十八亩。
寺院前进天王殿,釆用四方形的花岗岩石柱,毎根石柱正面均刻有楹联。其中,寺庙正门对联:“弘法流传名山生色,住持得主古寺当新。”(图二)弥勒菩萨对联:“灵山有嘱言常在,法界长护誓不忘。”韦驮菩萨对联:“慈云缭绕三千界,化雨缤纷百亿洲。”殿内对联:“心中有道随时乐,眼里无尘触物清。”殿后联是:“大护法不见僧过,善知识能调物情。”
寺内曾保存宋嘉泰元年辛丑(1201)时置办的楕圆型石盂一个,清朴学大师孙诒让考录:长七八尺,两端刻有“住山纳菴志,辛酉嘉泰二月” 十一个字,字径三寸。今失落,甚惜。
寺院西侧宋熙宁元年至四年(1068—1071)用叶腊石砌造的石塔,名观音寺石塔,原名千佛塔(图三)。石塔仿木构,楼阁式,实心,平面,呈六边形。虽经930多年风雨,仍然巍峨屹立,风韵不减。塔原高七层,后因塔顶坍塌,现存六层,高7.8米,塔身各层宽度相等。全塔除已坍落层次遗失外,尚存有宋刻题记68条,大小佛像472尊,均为跏趺式,栩栩如生,神态各异。1963年2月,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, 2013年5月,被列为全国文保单位。
历代文人诗歌观音禅寺,清杨自芬《游观音寺》云:“禅堂清寂枕高峰,门护参天百尺松。古塔云棲曾引鹤,寒钟风度直惊龙。寺多隙地都营垅,僧得余闲便作农。尤爱出家知好客,烹菘煮芋款遊踪。”清陈兆鳞《秋日闲游观音寺》云;“木落山门静,秋光无处寻。危峰收暝色,石道閟云深。野鸟自来往,寒流无古今。眼前空好景,愁重畏登临。”
观音禅寺自建寺始,代有传嗣,香火旺盛,寺后和尚山尚存的比丘墓志分别载:“光绪十四年戊子(1888),传临济正宗四十一世比丘省堂,四十二世静聚,四十三世孙式和。”“民国二十年(1931),传比丘性如、崇圆。”“共和国(1985),传比丘释悦进,(俗姓弋),碧山州渎人。”
现住持释德鲁法师入住后扩建寺院。先后建成药师殿、地藏殿、僧膳房、观音亭、七宝如来塔以及上山石道等。
(胡炳华  编写)
寺后山为万松山,因形如凤凰展翅,故又名凤山,因千年来本寺和尚圆寂后均墓葬于此,故周边群众又把和尚墓葬之处称为和尚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图一)观音禅寺外观
   瑞安观音寺石塔--1963年列为浙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 
据《瑞安县志》记载,观音寺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(954—960)。石塔建于北宋熙宁元年(1068年)。平面呈六边形,原有七层,高约十四米,后来顶层坍毁,只剩六层,各层宽度相等,并不逐层收缩,一反宋塔的常态。全部用石块雕凿砌叠而成,仿楼阁式木塔,把倚柱、搛柱、额枋、斗拱都刻得逼真。补间铺作一朵,四铺作单杪,圆形栌斗,讹角起线。腰檐的筒板瓦、椽子、飞子、老角梁和子角梁,都雕得清清楚楚。出檐42公分,从整个比例来看算是很深了,而坡度平缓,反映了早期的风格。平座上有柱子的痕迹,估计当年是有栏干的。子角梁起翘的部分有圆孔,大概原来挂有风铎。塔身每层隐出搛柱,分成三间,明间刻出壶门,次间雕刻佛像,已坍落的第七层不算,现存佛像总计四百七十二尊。基层做成须弥座式样,束腰雕有壶门,底部圭脚做法,这是宋代标准的形式,也是浙江宋代石塔中通常见到的一种形式。观音寺石塔忠实地模仿了楼阁式木塔的形式,而且刻有造像题记七十八条,其中字数最多的是熙宁元年六月二十一日题记。为提供建塔年代确切依据,对于研究宋代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
5  尖山龙圣禅寺

龙圣寺坐落于瑞安塘下镇大罗山尖山北麓,坐北朝南。寺院俗名尖山寺。寺后山峰如狮子趺坐,奇岩如钵,山体从左一直延伸到寺前,风水学谓青龙过案的吉祥之宝地。寺前泉水西流。
嘉庆《瑞安县志》载:“龙圣寺,在大罗山,俗名尖山寺,唐显庆间建,明崇祯间重建。”民国《瑞安县志稿》载:“龙圣禅寺原名尖山寺,唐显庆间始建,明崇祯、清道光甲申年间重建,宣统元年重修五间二进,轩二间、田二十亩”。现存寺院建筑格局于2002年在原遗址上重建,仅庙宇台基为清乾隆年间建筑。寺内最有名的乃此方碑刻。
据清乾隆十九年(1754)碑刻《重修龙圣禅寺碑记》。据记载,因寺旁有毒龙踞于潭中,喷吐涎沫,怪幻百出,仅有二、三位僧人留于寺内。僧恐惧万分,有钟不敢撞,有鼓亦不敢擂,更没有时间去大展佛法道场。宋绍兴初,蜀僧歇了飞锡于此诵咒制龙,顷刻间黑云翻腾、飞沙走石,龙舍潭而去,山岩填塞毒龙潭变成了平陆。歇了曰:“此后可大建佛场矣”。于是寺院建成后,名“龙圣禅寺”。从此,寺院香火迭经兴衰。一直至清乾隆甲子(1744),法涵大师延续了歇了之风修建该寺。
寺在明嘉靖、崇祯,两次重修。至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机玄年禅师由瑞邑士绅恳请住持龙圣寺。师见寺院荒漠,感慨系之“然一瓶一笠,所至靡不倾心。嗣而布金者众。举凡攻木、攻金、搏埴,设色诸大役能踵歇了旧勋,又为之广禅室,置斋堂,敞方丈翼东、西两楼,凡百设施,俱具弥天大力”。由此,法轮常转,大树法憧,讲经说法,听众逾千,入室开悟弟子较多,传法者有:龙门济禅师、杰峰解禅师、禹门禅师、怀越志禅师、肃印禅师(以上见藏经《五灯全书》)。
清雍正年间法涵大师重建寺宇,道光甲申又重建,宣统元年(1909年)寺内僧人再次重修。
1949年后僧人遣散,继而又被林场占用。 
三中全会召开以后,落实宗教政策,1990年当地信众邀请马屿五仁山人教锡法师住持龙圣寺,成立基建委员会,在原寺殿遗址的规格格局上重建山门、大雄宝殿、三圣殿和左右厢房,及其他建筑。整个寺院基于保持清乾隆年间建筑等风格,总面积约3067平方米。不久教锡法师圆寂,佛协派了证法师参寺院管理和重建工作。继而修造尖山公路于2003年国庆节告竣。
千年古刹龙圣寺高僧辈出:真歇了禅师、机玄年禅师、龙门济禅师、怀越志禅师、石筠禹门统禅师、法涵大师、式桂和尚、静秀老和尚等。
历代诗人游览尖山,有诗所证。明代蔡汝修《游大罗山尖山寺》诗云:“半日寻幽憇梵林,喜逢老衲共披襟。六尘空处身非我,三昧超时即佛心。鹤唳尖峰清露冷,龙归慧窟白云心。谁知金杰千年后,犹向禅关抱膝吟。”明代王叔果《游尖山龙圣寺》诗云:“嫋嫋烟萝围宝地,霏霏香霭布璇宫。清溪映带千峰合,苍谷逶迤一径通。馔客漫劳供野蔌,应门喜见有禅童。晚来欲借青莲榻,半卧渊明对远公。”
寺院古迹文物,有一方清乾隆十九年(1754)碑刻《重修龙圣禅寺碑记》,石碑,长方形,青石质,高1.1米,宽0.63米,字迹漶漫。大殿后两口古井。


6  明惠寺

明惠寺坐落于瑞安潘岱村,建于后晋天福五年(941)。寺前案山相望,左青龙、右白虎,两边延伸,峰峦迭翠,青山绿水。四面环山,溪水从寺前东面流出,汇成溪水,环寺院前抱腰从西而过,直奔大溪。
明惠寺(图一),坐东南向西北,依中心轴线建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,两边寮房二层楼各六间,上层中间分别为作地藏王殿、观音庙。后横轩三间作寮房。山门由白石柱建,顶铺金黄色琉璃瓦,气势宏伟、美观。面阔三间,进深壹间,正门面柱联:“山门外溪水长流宜生一点佛心;寺院里桂花含影已透几分禅意。”横额“明惠寺”三字金色。天王殿,面阔五间,进深四间,硬山式,屋脊两头龙吻,中间堆火熖明珠,内立韦陀菩萨察看三大洲。前坐皆大欢喜弥勒佛,门前柱联云:“明月当空,无处不是清净地;惠风和畅,此间即便般若门。”
大雄宝殿(图二),歇山式,面阔五间,进深四间,两头脊堆龙吻,中间火焰明珠。两边落叶堆塑走兽、花纹。大殿中间释迦牟尼佛坐莲花像,两边阿难迦叶站像,侧面朝佛,以乞法之态,形象逼真,两边间墙塑有贴金十八罗汉。前柱对联:“佛在何方到此即是天竺国;禅於大定坐时自为上乘意。”殿内柱联“佛土庄严,当以虚空而求实相;自性清静,本无圣贤安有凡夫。”
住持万谦尼师,有宏心,为报佛恩,发愿建三圣殿、迦兰殿。寺院占地面积约五千平方,建筑面积约二千多平方。
曾有古诗描述寺院:“入门梦径曲,到眼碧烟浓。雨色千竿竹,涛声百千松。空瓶盛活水,古壁绘真龙,喜值同怀子,来听物外钟。”(《游明惠寺次章敬亭韵》)“夜色留僧课,风声递梵音。客衣沾露重,明月照人深。欲脱劳生梦,须诚礼佛心。地幽凉亦早,秋气满禅林。”(郁豫《和章毓中月夜游明惠寺原韵》) “再宿东阿寺,联床对卯君。疏钟之径静,落叶五更闻,竹密不藏雨,峰奇常吐云。盘旋匡谷好,鹿木可同群。”(项霁《偕叔两重宿明惠院》)
历史上明惠寺曾辉煌一时,现剩有六角井井圈(图三)和古碑。已发掘龛塔部件都散失。
(戴世德  编写)


7  灵峰寺

灵峰寺坐落于瑞安市马屿镇永峰山,前瞻梅尖峰,飞云江绕;后依圣井山,群山环抱,似盛放莲花,诚乃世外桃源,上乘宝地。
清嘉庆《瑞安县志》载:灵峰寺,始建唐乾符二年(875),原址于许峰山(今名圣井山),乾符五年(878)御赐匾额。后梁乾化五年乙亥(915),移迁至此(团屿,当时属安仁乡)。北宋淳化二年辛卯(991),改称灵峰院。明弘治七年甲寅(1494)初,重建大殿,翌年(1495)又兴建门台一座,前后轩房十二间,有田丘六十余亩。次年(1496),重修斋堂及文院。明万历十二年甲申(1584),重修大殿。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(1773),庙宇倾损,僧德修、德源慨然建大殿、经楼及两楹僧房。清同治七年戊辰(1868),圣旨勒封,重建山门、天王殿和大雄宝殿。同治癸酉十二年(1873)再重修。时有僧十人,田四十余亩。
千年古刹,荣衰轮迭。1958年,一度改办学校,毁损尤甚,仅存山门及大殿。1978年,政府落实宗教信仰政策,学校迁离,古刹重获生机。僧释世进法师率五地首亊及十方信众筹资重修,塑佛像。后因几易住持,寺院难振。1995年冬,释显宁法师进寺住持,望殿宇之将倾,叹贝叶之枯萎,发宏愿竭力复兴。先后建成寺院山门、天王殿、藏经楼等,使古刹換新貌,法喜满莲盆。
灵峰寺大殿重修于清同治七年戊辰(1868),是目前温州地区寺庙保存较完整的石木结构殿宇。内部构造及穹顶是大清同治拾年的建筑物,殿中30根石柱和磉盘是唐朝文物。磉盘上雕镌的荷花,花瓣敦厚朴实,与唐朝崇尚宽大为美相吻合,年代比石柱稍晚;石柱中间的磉(图三)是清朝同治年间的,上面刻有铭文,风格仿古,与唐朝的部件搭配浑然一体。寺院有千年经幢,高两米多,四周镌刻经文。 “皇宋天圣二年太岁甲子(1024)八月” 诸多文字,清楚可辨。
寺内与大殿相媲美的百年木建筑群,比大殿迟建五年,整个做工与雕法与大殿相似,是前些年灵峰山下一个村庄因建文化礼堂,拆掉的老殿堂,显宁法师将其移建在寺院左边,作为 “智者书院”。 
文人雅士赞颂此地风光:“古寺鄰山腹,寻幽惬再登。行思前度景,去问昔年僧。何事云霞色,仍将水石凝。兹来穷胜望,策杖最高层。”(清代郁豫①《再游上洞寺》)“去岁曾游地,寻幽此再登。荒阡遗古碣,仄岭度闲僧。疏磬千林彻,寒烟万壑凝。凭高舒远望,身在白云层。”(清代郑敷荣《再游上洞寺》)

皇寝的传说:
相传,硐莲花盆地有大洞穴,是朱元璋的墓葬地,里面藏有金鉸椅和无数的金银珠宝。南京民间至今流传着传说:朱元璋自知活着时杀戮太重,怕死后仇人报复,挖掘陵寝。他想出办法,造了十三口一模一样的棺材,死后出殡那天,南京十三个城门同时大开,十三口棺材,以同样的仪仗,从各城门出城,哪具棺中放朱元璋的遗体,葬在哪里,谁也不知。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,开国功臣,十三具之一,有否葬于本地上硐,大家都在猜测。
显宁法师修建寺院时,在山门侧面溪旁,发现了一个洞,洞口由整齐的石块砌成,洞内幽深狭窄,深不可测。2007年,村民曾对此洞进行勘探,洞壁均由长方形石块砌成,工艺极好。洞高约一米多,宽度仅能容一个成年人出入,石壁潮湿。入洞七、八米,有一直角拐弯。沿洞拐弯继续前行十余米,有一个半米多高的石台,大小似八仙桌。爬过石台,地洞豁然开阔,高达两米以上,宽度也增拓几倍。再向前走十几米,是一堵石墙的废虚,没路了。很明显,是洞顶坍下的。显宁法师说:“不管怎么说,灵峰寺一定与朱元璋、刘伯温或其儿孙有关系。听说还有一个下洞,不知在哪里?”

   (图一)庄严的大雄宝殿及佛说法图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图二)天然彩玉卧佛屏
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(图三)唐代石磉盘、磉子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图四)糍拱斗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大殿前有两眼龙井,井水清。据说水若泛混显浊,则表示要下雨,颇为神奇。大殿后左侧有宋朝状元墓。石马石将军巍立墓前,显示生前的显赫。后山右侧有灵峰寺文度、筠轩法师墓。
高僧:文吉《五灯会书  卷十五》



8  陶山寺

清嘉庆《瑞安县志·寺院》载:“陶山寺,在陶山。唐天宝二年,高僧潘道晤禅定降龙创刹。会昌六年赐‘真身禅院’额,周显德改通明寺,宋太平兴国四年,因陶贞白隐居,以山名寺。熙宁五年建塔院二。”
陶山,俗名“屿山”,形似木鱼,故称“木鱼屿”。又称“蟹山”,与鲤鱼山相对。因陶弘景隐居而名“陶山”。本邑文人唐黼墀为陶山寺撰联云:“六朝霸业成逝水,千古名山犹姓陶。”
宋《高僧传》曾记载:陶山寺的唐代高僧潘道晤禅师。《浙南瑞安佛教志》记:“释道晤,陶山人,清高自在,放荡无束,知识渊博,行动莫测。隐住陶山陶真君所建精舍,精进不懈,人皆敬仰。一个晚上,道晤禅师手结三昧手印,跏趺端坐,安祥圆寂,面颜如生,如入三昧禅定。众议不要将他肉身火葬,将他坐在缸内,竟长生头发指甲。……五年后,忽然举起右手,状若传香,州官百姓来观看者,如同云涌,传为奇迹。官府将此事上奏唐中宗,帝封‘实相大师’,敕赐紫衣袈裟,安葬塔墓,受百姓敬仰。”
据考,道晤禅师为瑞安受皇帝敕封的第一位圣僧。会昌六年(846)“真身禅院”赐额,是瑞安继本寂寺后第二座皇帝赐额的寺院。
陶山寺,历代高僧辈出。《浙南瑞安佛教志》记,五代诗僧光小传;“释光,字登封,俗姓吴,永嘉人,唐史官左庶子兢之裔孙也。少年到瑞安陶山寺剃发为僧,喜独处闲静……多作古调诗词,……善写草书与隶书……唐昭宗下诏,令他进京写字,赐紫方袍。……有文集出版,知音者很贵重它。”《平阳县志》载:一净和尚,字恬西,晓柔法师高徒,历主瑞安陶山寺、宝兴寺。能诗善画,深得师传。瑞安名儒孙锵鸣、孙诒让等与之深交。诒让曾在陶山寺观其现场作画,深为赞叹。孙锵鸣题《一净上人像》诗曰:“贞白真人旧游处,岭上白云如白羽。禅师胸中水镜清,开堂来作名山主。也知馨咳生风雷,坐使棒荆化庭宇。不须洗耳听松风,自有摩尼在掌中。”
陶山寺,因陶弘景结庐隐居过,又高僧辈出、环境清幽,故名人逸士纷至沓来。
宋朝学者周行己在《浮沚集》中记,北宋崇宁三年(1104),他曾与瑞安知县——扬州的吕维扬(字少逸)一起,在公余之暇游陶山寺“得陶隐居先生丹室于陶佛寺。”并且对《陶弘景传评》中所载的“梁天监十一年,陶弘景从霍山北返居木溜屿”中的“木溜屿”作诠释和考证:“永嘉境中无所谓木溜屿者,而室之下有仙坛、丹井,虽岁久相传,不可验考。然陶山之为陶山,旧矣。岂山以人著,今名遂传,旧名遂泯乎?”陶山寺宋僧虚已诗曰:“深院磬声过鸟过,高窗灯影落渔船。”
清黄绍第《陶隐居陶山丹室》诗云:“仙坛丹井久茫茫,阁本传真七尺长。浮沚祝词蒲栗荐,宰官曾记吕维扬。”清孙希旦《游陶山寺》、邹元檄《陶山偶成》、孙炳《陶山怀古》、石世英《访陶山寺》、曹应枢《陶山寺遇雨》、郁豫《陶山怀古》等,抒写游览陶山寺的情景和感慨。
古寺因学校建设需要,于八十年代彻底拆毁,只有一口六角古井(图二)和开挖出的古经幢残件(图三),留在现瑞安市第九中学校园。
2007年在原院址的北侧重建“陶山禅寺”,主要建筑有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千佛殿等。
(林成植  编写)

         
(宋)陶山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  邵从移
(经文略)
皇宋天禧四年岁在庚申十ー月戊子朔二十六日癸西,温州瑞安县芳山乡韦奥村居住志信弟子邵从移,并男扆、男质,家眷属等谨舍资财二百贯文,诣陶山寺大殿前建立石宝幢二所,各镌佛顶陀罗尼经,用光圣代,永镇名蓝,功果告成,敢伸微愿,惟冀常住三宝,天地龙神同垂惠爱,共赐晶明,从移今舍家财建兹妙善,一愿皇帝陛下永齐日月之明,一愿祖上考妣神识道遥愿亡妻黄十五娘在生同营财帛,今朝净福长荐贞魂,一愿见居兄弟各助亨通,一愿从移积生今世三业六根众多尤过,承殊胜福,志皆清净,见生安乐,来报无愆,一愿从移生生世世,口口人趣受身,所生之处十善,眷属百福庄严,身器坚净,智性晶明,有福有寿,多食多安,常兴三宝,建大津梁,作众善事,诸天卫护,起心坚固无魔,所口口ロロ一生一报显口,一愿自识宿缘,自明正理,于口口性,离断常见,向空有门,得了达智。诸佛会中皆兴供养,皆得诸佛授正法记,次第修行,证常住果,具天神口,入十方界,运利乐之慈,摄众生之苦,自身贞口,度彼超升,共诸眷属,善相接续,化诸有情,俱登正觉,恭惟诸佛鉴兹微愿,一一允从,事事谐实,志心谨口,邵从移自身口。
建降元年庚申三月长生伏日,日前同妻黄十五娘,男及、男质等将已分资财造因果,今镌此幢,用彰后。一件本家造观音一身;一件陶山寺转大藏三遍;一件造罗汉一身;一件闲心寺造罗汉一身;一件经泥弥陀殿一所;一件添助袋泥大殿及污酒钟楼并舍钱谷入讲堂;一件赎十王帧十舗;口ロロロ造千佛二身;一件写藏经四函入悟真寺显教院;一件广照院造夹苧释迦佛一身;一件造罗汉殿一所三间;一件为亡妻转炽盛光藏经;口口ロロ僧斋资荐亡妻;一件自预修生七一会;一件前后设二十会解食;一件前后在家并庆赞说僧三千员;一件前后口含钱口ロロ三百贯;口ロロロロロ一千三百贯文;一自课心经一藏,男扆并齐座主为移各课心经一蔵,男扆又为亡母黄十五娘心经一藏。口口ロロロロロロロ兹贞石之记;邵从移建慈宝眷属施财入缘;兄邵览钱一贯文;弟邵随钱一贯文;弟邵口ロロロロロロ钱二贯;弟邵逸钱一贯;弟邵宠一贯;女夫楼承超邵、十八娘钱一贯五百;女夫楼政、邵二十ー娘钱一贯;女夫张凝、郡二十二娘口ロロロ;ロロロ徐十娘钱二贯;何万妻曹六娘钱二贯;已上助缘,天禧庚申(四年)岁十ー月日邵从移录。都勾当大德妙庄绍文愿齐口ロロロ;ロロ寺主口经律临坛讲费大德宝琮;首座净名通惠大德又旺;知事僧鸿鸦又生;知库僧居谅继文;口口口长讲经律临坛传教大德宝卿;长讲ロロロロ书。施主姓名如后:寺主宝琮舍钱五百文;前寺主智謹舍钱一贯;精艺大德昭湛十一贯;侄兴侄宝砌阶道基址;弟子口口饱赠、李晟、刘德荣已上各會二贯;延溢、曹俨、刘皓已上各舍一贯文。
【附注】
宋天禧四年(1020)十一月刻。录自民国《璃安县志稿・金石门)。据同书载:“孙诒让案:右经在陶山寺大殿前,凡八面,前五面并镌陀罗尼经及真言咒语,末三面为记及舍钱人姓名,据经幢为邵从立。本有二所,今侠其一,经记并寺僧某所书名泐不可辨,字体朴抽,尚有隋唐石刻遗意。”
邵从移,瑞安县芳山乡韦奥村富户。




9   宝方寺

宝方寺坐落于瑞安陶山霞碧山西南麓,背倚青山,松竹摇曳(图一)。东侧山丘绵延,如怀似抱;前面源自福泉山的陶山河缓缓流过。清嘉庆《瑞安县志》,民国《瑞安县志稿》均有记载。民国《瑞安县志稿》载:“宝方寺,在陶山。石晋天福间建,宋祥符赐额,明嘉靖间重建。林增志、孙希旦题额。光绪二十九年僧文熙重修,七间三进,僧四人,田二十亩”。
此处环境优美,宋时本邑文人王奕隐居处。清嘉庆《瑞安县志》载:“王奕,字子陵,号霞碧山人。研贯读博,杜门著书,不求闻过。淳祐间,下旨索所著书。太守赵汝腾为缮进,且荐之朝,竟不应。所著有《六经语孟说》、《中庸本义》、《三礼会元》、《周礼答问》、《成周大事记》、《西汉通志》……”
宋进士赵抃《游陶山湖》诗:“十里平湖一画船,短篙慢桨恰相宜,风随雨意来天定,云伴山容出自然。煮茗得泉资味永,弹琴近水觉声玄。兹游自信俱清绝,传与陶峰野老传。”清著诗僧大川小默《游宝方寺》的诗至今传颂:“江岸离棹向南阡,四望茫茫正插田。翠竹青松罗泉壑,花香鸟语接诸天,柴门绝静留云住,老衲忘机抱石眠。我亦爱山惭未买,还思此处一安禅。”清孙希旦寄读宝方寺,清蔡英有诗《过宝方寺孙敬轩先生读书处》曰:“峭壁传禅关,苍松路几湾。新晴添竹粉,遇雨长苔斑。书榻藏云古,僧钟傍午间。数声啼鸟好,春尽落花间。”孙希旦的《初到宝方寺寓斋作》:“龙宫拘岩曲,禅房挂木杪。来此非情事,萧然寄尘表。丘壑既逶迤。庭阶亦窈窕。步屟云气随,把酒岚光绕。涓涓石上泉,濯濯烟中筱。寝兴惬静便,游眺极缥缈。梵响度初月,天花落清晓。庶将求无生,一悟谢纷扰。”项霁《留宿宝方寺》诗:“松楼掩映夕阳边,为汛陶湖上钓船。出寺钟声微似磬,罥峰之气淡疑烟。栈车尘面亦何事,禅榻鬓丝殊可怜。肯就懒残分半芋,十年宰相误神仙。”
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千年古刹作瑞安福泉林场场部,宝方寺慢慢被拆毁,文物古迹渐渐破坏。
2008年,陈秀媚女士入住宝方寺,筑棚而居。当年秋月破土动工,兴建“大雄宝殿”。次年冬竣工,投资110万元。其后,“观音楼”、两厢寮房相继竣工。现正在筹建“天王殿”。

10  景福寺

景福寺坐落于圣井山南麓,背倚蛟池山(老鹰山)坐西朝东(图一)。始建于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(892)。
据《唐朝敕建景福禅寺碑文》(图二)记载,唐末有尚元和尚游方至圣井山,见山南一片平原,紫气缭绕,群山环抱,山水灵气所聚,得水藏风,冬暖夏凉,实为福地,便在此建寺弘化一方。唐末时大将军朱温,字全忠,在未得天下时,奔走于闽浙,时路过圣井山,避难于寺内过宿,得到住持尚元和尚礼遇,并引见本寺檀越主施之常作陪应酬。施之常为人慈悲,厚道高尚,知书达理,学问渊博,为兴建寺院,慷慨舍财,是本邑贤达之士。唐天祐四年(907)朱温称帝,改号为梁。越五年,值开平五年辛末(911)梁太祖将寺院以建寺的时间为景福元年为证,勅赐额为“景福禅寺”。是年六月初九下诏书,诰封景福寺施主施之常为临补侯加领侍郎钦衔,永为景福寺世袭檀越主称号,并令其扩建景福寺,赐田千亩,建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西厢房、檀越祠、功德堂等。和永嘉密印、瑞安仙岩、温州江心合为浙南四大佛寺。宋乾淳间景福寺陆续扩建,寺宇九进,僧达九百之众,寺院鼎盛。
景福寺历代高僧辈出,唐有尚元和尚、宋有云石和尚、空谷大师,先后主持法席,大树法幢,遐迩闻名。故有大南佛国之称。清顺治间,密印寺法幢禅师①朝礼景福寺,并留赋一首《景福寺感赋》:“巍巍直直擅万宗,昼夜仍闻狮吼钟。庭柏枝随知再展,全是童现任还逢。席虚地欲需耆旧,水胜天盼助法龙。今古由来同鼻孔,谁当壁立最高峰”。
据民国《瑞安县志稿》宗教门记:该寺曾有恶僧行迹,官府借此领兵剿寺,由此寺院渐渐衰落。清道光间邑人余澜过景福寺,见此败落情景,作诗一首《过废寺》:“摧颓粉壁落层层,香积厨空冷似冰。曲庑风酸孤拜月,僧房夜黑鬼吹灯。虫丝络面怜孤佛,药里充斋卧病僧。欲问琳宫何代启,碑文磨灭绕古藤。”清光绪十年甲申(1884),大法师钦元上人发起重修大雄宝殿七间,佛相披金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年又修正殿三间。民国十年,钦无上人又发起募招,微山老和尚,授量大师、月明大师、达明大师、显德大师、授日大师等鼎力相助又建横轩六间,置山田数亩。于民国十一年壬戌冬刻《景福寺碑》以记。民国二十七年戊寅,月昌大师住持,以田产未丰,食粮尚薄,不足以聚众行道,乃力任巨艰,发心倡导,募田数十亩。继任住持振霖和尚,在民国三十年(1941)将此事刻《募田铭碑》以记之。
十年浩劫,寺无僧人。1985年可贤和尚来寺主持建造寺院。2005年华开法师来寺住持重建景福寺,先后建大雄宝殿、天王殿、山门、寮房等。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。寺内留有宋遗留七如来塔构件,碑文三个,具有文物和历史价值。

 
 
主办单位:瑞安市佛教协会
 
地址:瑞安市安阳隆山寺 联系电话:0577- 65642175
互联网宗教信息许可证编号:浙(2022)0000689
(技术支持:瑞安建站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