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瑞安佛教协会,今天是:      
 
  新闻聚焦 
皇帝赐封过的陶山寺


昔年奇迹著陶峰,落落禅林出晚钟。

岭上犹然传好句,云间何处驻仙踪。
荒凉古寺寒烟积,飘渺丹台碧树封。
自是高人频眺望,不教世态卧潜龙。

这是清初本邑文人董凤翔写的《陶山怀古》。诗中的“禅林晚钟”、“寒烟古寺”写的就是陶山寺,而“岭上好句”和“飘渺丹台”,指的该是南朝陶弘景的《咏白云》诗和他在此隐居筑的炼丹台。字里行间抒发了诗人对这座因陶弘景隐居而著名的寺院的赞叹。

皇帝赐封“实相大师”

清嘉庆《瑞安县志·寺院》载:“陶山寺,在陶山。

唐天宝二年,高僧道悟禅定,降龙创刹。会昌六年赐‘真身禅院’额,周显德改通明寺,宋太平兴国四年,因陶贞白隐居,以山名寺。熙宁五年建塔院二。”

陶山,俗名“屿山”,是一座周长两里许的小山丘。

因形似木鱼,故又称“木鱼屿”,还叫“蟹山”,与鲤鱼山遥遥相对。花园村《张氏宗谱•族居图赞》中有“鱼峰后倚,蟹屿前凭”的描述,后因陶弘景的隐居而命名“陶山”。本邑文人唐黼墀为陶山寺撰联云:“六朝霸业成逝水,千古名山犹姓陶。”

创建陶山寺的道悟禅师是唐代一位高僧,宋《高僧传》中有传。《浙南瑞安佛教志》记:“释道悟,陶山人,清高自在,放荡无束,知识渊博,行动莫测。隐住陶山陶真君所建精舍,精进不懈,人皆敬仰。一个晚上,道悟禅师手结三昧手印,跏跌端坐,安祥圆寂,面颜如生,如入三昧禅定。众议不要将他肉身火葬,将他坐在缸内,竟长生头发指甲……五年后,忽然举起右手,状若传香,州官百姓来观看者,如同云涌,传为奇迹,官府将此事上奏唐中宗。帝封‘实相大师’,敕赐紫衣袈裟,安葬塔墓,受百姓敬仰。”

据考,这是瑞安受皇帝敕封的第一位圣僧。民国《瑞安县志稿》载:“道悟生有慧眼,博通经典,能预知人间休咎,灭度时嘱徒辈不殓葬,以真身供奉塑像……”故会昌六年(846)以“真身禅院”赐额,这是瑞安继本寂寺之后第二座皇帝赐额的寺院。

瑞安名人逸士与陶山

陶山寺,出过很多高僧,五代时的诗僧䛒光,《浙南瑞安佛教志》有他小传:“释䛒光,字登封,俗姓吴,永嘉人,唐史官左庶子兢之裔孙也。少年到瑞安陶山寺剃发为僧,喜独处闲静……多作古调诗词……善写草书与隶书……

唐昭宗下诏,令他进京写字,赐紫方袍……有文集出版,知音者很贵重它。”另一位是一净禅师,《平阳县志》有载:一净和尚,字恬西,晓柔法师高徒,历主瑞安陶山寺、宝兴寺。能诗善画,深得师传。瑞安名儒孙锵鸣、孙诒让等与之深交,诒让曾在陶山寺观其现场作画,深为赞叹。

孙锵鸣题《一净上人像》诗曰:“贞白真人旧游处,岭上白云如白羽。禅师胸中水镜清,开堂来作名山主。也知馨咳生风雷,坐使棒荆化庭宇。不须洗耳听松风,自有摩尼在掌中。”

陶山寺,因其址有陶弘景结庐隐居过,又高僧辈出、环境清幽,故名人逸士纷至沓来。宋朝著名学者周行己在《浮沚集》中记,北宋崇宁三年(1104),他曾与瑞安知县——扬州的吕维扬(字少逸)一起,在公余之暇游陶山寺“得陶隐居先生丹室于陶佛寺”,并且对《陶弘景传评》中所载的“梁天监十一年,陶弘景从霍山北返居木溜屿”中的“木溜屿”作了这样的诠释和考证:“永嘉境中无所谓木溜屿者,而室之下有仙坛、丹井,虽岁久相传,不可验考。然陶山之为陶山,旧矣。岂山以人著,今名遂传,旧名遂泯乎?”清黄绍第在诗《陶隐居陶山丹室》中记述了这件事:“仙坛丹井久茫茫,阁本传真七尺长。浮沚祝词蒲栗荐,宰官曾记吕维扬。”据现存的诗文看来,清朝时游陶山寺留下的诗最多。除以上引到外,还有孙希旦的《游陶山寺》、邹元檄的《陶山偶成》、孙炳的《陶山怀古》、石世英的《访陶山寺》、曹应枢的《陶山寺遇雨》和郁豫的《陶山怀古》等,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抒写了游览陶山寺的情景和感慨。

孙锵鸣等助建陶山寺

陶山寺,历史悠久。从唐天宝二年(743)道悟禅师创刹至上世纪80年代拆迁,已有1200多年。在这一千多年中,寺院几度兴衰、几度修建。史载,北宋熙宁五年(1072) 扩建两座塔院。清本邑诗人孙炳在《陶山怀古》中写道:“梵宇岩峣势盛昌,仙坛塔影隔萧墙。平湖十里游闲赵,古洞千年迹著杨。草蔓荒园花寂寞,烟疏仄径市凄凉。空留六六山边井,今昔兴衰问夕阳。”留下了到清朝时,陶山寺“梵宇盛昌”、“仙坛塔影”的历史见证。

另外,邑人唐宝贤在陶山寺大殿上拆下的大梁上抄录了这么一段文字:“本寺,梁朝宰相陶弘景隐居飞升。唐圣僧道悟坐化,真体常存。继宋杨老仙翁次建。大清中兴本寺沙门一净等重建者。前檀越狄钟福建泉州府知仝男璁钦受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施基地一片,香灯田二亩,助银四十两,祈保子孙昌盛者。雍正丁未重修,合族又助银贰拾肆两正,祈保合族后裔永远昌盛者。大护法主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孙锵鸣喜捐银五百两正,祈保子孙昌盛。”这段文字,记录了陶山寺创建后一千多年里的几件史实:一、宋时杨老仙翁续建寺院;二、清朝时住持一净发起重建,后垟的檀越主狄钟、狄璁父子施地,且助银四十两;三、清雍正丁未(1727)重修,狄家又助银四十两,孙锵鸣捐银五百两。可见,拆建前我们看到的陶山寺应是清一净大师重建,雍正年间重修的梵宇。

现在,这座历史悠久、文化深厚的古寺,因学校建设的需要,于上世纪被彻底拆毁,只有一口六角古井和开挖出来的八角经幢、青石莲花磉盘、古塔残件留在瑞安市第九中学的校园中,去见证这座千年古刹的历史辉煌。

现在的陶山寺是2007年在原院址的北侧择地重建的,称“陶山禅寺”,由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千佛殿组成,延续了古刹的千年文化。

 
 
主办单位:瑞安市佛教协会
 
地址:瑞安市安阳隆山寺 联系电话:0577- 65642175
互联网宗教信息许可证编号:浙(2022)0000689
(技术支持:瑞安建站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