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瑞安佛教协会,今天是:      
 
  新闻聚焦 
温州为何盛产数学家?基因密码在瑞安的这所祠堂里

19世纪末以来,温州涌现出了众多颇有建树的数学家,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,因此被誉为“数学家之乡”。温州之所以有这样的数学传统,这与瑞安学计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学计馆,创办于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,是瑞安先贤孙诒让先生倡办的我国最早的数学专门学校。


孙诒让创办了300多所学校,第一所就是教数学的

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中日甲午战争惨败,朝野震惊,群情激愤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,瑞安的朴学大师孙诒让,怀着“自强之愿,莫于兴学”的信念挺身而出,从一代经师转变成为以“储才兴学”为己任的教育家。他十多年间在温、处两府(今温州、丽水一带)十六县创办了300余所学校,其倡导创办的第一所学校,就是瑞安学计馆。


△学计馆旧址和新貌


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十月,“瑞安算学书院”正式成立,校址设在县前的卓公祠(现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内),卓敬为明代名臣,且精通算学;以卓公祠为院址寓有纪念先贤,启迪后昆之意。次年三月更名“学计馆”,“学计”两字出于《礼记·内侧》,即学习各种算法的意思。经费除本邑商绅筹募外,还向地方官吏劝募,开学前共募款1506元,开办费用去500余元,其余留作经常费使用。


学计馆开学后,孙诒让撰写《瑞安新开学计馆序》,并发表在当时维新派最重要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《时务报》上。序文中说:“学计馆之开,专治算学,以为致用之本,盖古者小学六艺之端,而造乎其微,则步天测地,制器治兵,厥用不穷。今西人所为挟其长以雄视五洲者,盖不外乎是。”孙诒让认为,求学者不能只为科举考试,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,尤其是作为科技基础的算学,于是提出了“治算学,以为致用之本”的主张。



开新学之先  旗帜鲜明地反对科举恶习

在科举恶习及其顽固的风气之下,学计馆创办六年,革旧布新,中西并举,影响极为深远,尤其是其标明“本书院之设,专为学算,与考试本无关涉”。清翰林院侍读学士吴士鉴在《奏请将孙诒让事迹宣付史馆立传折》中指出:“创立学计馆及方言学堂,承学之士云集飙起,浙中学派之开通,实诒让提倡之力。”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近代教育史大事记》将学计馆的创办列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大事。


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学计馆与1897年创办的方言馆合并为瑞安普通学堂,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改名为“瑞安公立中学堂”,即瑞安中学的前身。孙诒让提出学计馆办学宗旨是:“甄综术艺,培养人才,导厥途彻,以应时需”,并撰写的联语曰:“质力弥伦,努力开拓新世界;物竞天择,回头科举老先生。”从中可见他的办学思想。现瑞安中学校训“甄综术艺,以应时需”,便传承自学计馆办学理念。


△瑞安中学校址和校训



算学之风日盛,“数学家之乡”走出一大批大家

瑞安学计馆较早地开创了近代算学教育,一时间,温州地区钻研算学的氛围相当浓厚。孙诒让的学生黄庆澄在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创办了《算学报》,以宣传、普及初等算学为宗旨,是为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数学普及杂志。


温州自清末民国以来,数学家辈出。据不完全统计,1898-1949年,温州有397人出国留学,他们当中大多学习数学。如算学家陈润之之子、陈范之弟陈恺和瑞安的同学许藩等,就是1904年被公派赴日本东京宏文院修习数理化,学成回国后担任数学教师。陈恺曾任瑞安中学监督(主持校政),许藩为瑞安中学校长。一大批留学生学成回乡后,献身于数学教育事业,成为温州地区数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。


在温州数学家谱系中,先后涌现了姜立夫、苏步青、徐贤修、李锐夫、谷超豪、李秉彝等众多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数学家,形成了现代温籍数学家群体。曾经,在全国主要大学中,有三分之一的数学系主任是温州人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,中国的中央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士中就有9位是温州籍。


△温籍数学家:白正国、方德植、苏步青、杨忠道、谷超豪(1991年)


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毓达作《数学家之乡》


近年来,新生代的温籍数学家又不断崭露头角,如曾获“斯隆研究奖”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江迪华、美国新泽西州大学教授罗锋,曾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数学科学博士后奖的季理真,美国宾州大学终身教授蔡天文(瑞安人)等等。


 
 
主办单位:瑞安市佛教协会
 
地址:瑞安市安阳隆山寺 联系电话:0577- 65642175
互联网宗教信息许可证编号:浙(2022)0000689
浙ICP备2024116515号-1
(技术支持:瑞安建站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