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今已坚持200多天,主要送给环卫工人、流浪者等 他们是谁?来自哪里?为什么这么做?
见习记者 赵爽子 摄影记者 王人望 清晨,瑞安市人民医院、瑞安市中医院门口的人潮中,总会出现一群特别显眼的人,他们穿着红马甲,戴着口罩、手套,为环卫工人、流浪人员、医院候诊病人等派发面包,每天2500个。他们是志愿者,来自瑞安崇德书院。 近日,在崇德书院最新一期道德培训班上,记者见到了这群志愿者,当天,他们除了是清晨的“面包派发员”,还是学员们的“午餐供应员”。 “派送面包,给了我天天做好事的机会” 这群免费供应爱心早餐的志愿者队,最早出现在瑞安市人民医院门口是在今年元旦。51岁的毛阿姨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,她说人民医院门口的爱心早餐点由三组志愿者轮流,“我们每天清晨5点半就开始准备了,除了面包,还有豆浆。”毛阿姨说,每天要派发2500个面包,主要是送给环卫工人、流浪者、在医院候诊的人等。 “爱心活动非常受欢迎,于是在今年4月1日,又在瑞安市中医院门口设了一个点。”毛阿姨说,他们这些志愿者,都来自瑞安市崇德书院,“我原来在街道办事处上班,退二线后工作轻松了,知道书院在招募志愿者,就来了。非常感谢书院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,因为每送一个面包,在传递爱的同时也在收获,给了我一个天天做好事的机会。” “听一堂孝道课,让我眼泪止不住地流” 据牵头创建崇德书院的郑超豪介绍,崇德书院的志愿者人数越来越多,除了像毛阿姨这样的退二线干部,还有企业老板、公司主管等,很多是在书院里培训后,主动留下来成为志愿者的,目前已有300多人。“这些志愿者里,有的曾经还是‘瘾君子’。今年4月,我们和瑞安市禁毒办合作,针对戒毒对象开办了一期道德培训,当时参加课程的共35人,完成培训的29人,其中10人最后留下来,做了我们的志愿者。”郑超豪称。 记者采访当天,正值书院新一期道德培训班开课,志愿者要为学员准备饭菜,阿杰(化名)和阿沣(化名)也在志愿者队伍里忙碌着,他俩曾经掉进毒品漩涡里不能自拔。阿杰18岁时,因为好奇而去接触毒品,没想到就此上瘾,先后进了4次戒毒所,“因为吸毒,我从家里偷钱,不听父母劝,我妈妈眼睛都哭坏了,爸爸去世前还抓着我的手让我不要吸毒。在这边上课的时候,听了关于孝道的一堂课,我听着听着,眼泪就止不住地流,想到了父母,觉得对不起他们。”阿杰说,现在他已下定决心不再碰毒品,“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份工作,然后好好照顾妈妈。” 阿沛则是因为生意受挫而染上毒品,他说:“现在都好了,我把毒戒了,在这里当志愿者,大家都特别关心我,照顾我,让我感受到温暖,也觉得生活充满阳光。” “传统文化培训班,让我受益匪浅” “参加这期培训班的,共有60人,大部分是公务员,内容主要有传统文化、职业道德、师德修养等。”郑超豪称,崇德书院从去年冬天开班授课,至今已举办12期培训班,每期培训时间一般在2天以上,培训过的学员已达到2000多人,“学员中有中青年干部、企业管理人员,以及失足、失范青年。” “一来到崇德书院,就觉得传统文化的氛围很浓厚,环境也很好。”来自瑞安市农办的工作人员周爱凤说。她是第一次来到该书院学习,也是第一次参加传统文化培训班,她说听课后觉得受益匪浅,“传统文化中,很多内容都非常有道理,我听了很有感触,同时也觉得很适合教育青少年。”周爱凤说下次如果有机会,要带着孩子、朋友一起来。 “这里有这么多志愿者在做公益,我也有了想加入的想法。”学员李文杰说。李文杰今年52岁,是一名非常热衷公益的“的哥”。他说:“我是‘雷锋车队’队长,曾多次免费接送高考生、病人等。” ■书院名片 崇德书院坐落于瑞安市高楼镇宁益社区双坑村,是一所公创民办的公益性质道德品行培训学校,由瑞安市15个部门与单位联合本报雪君工作室共同创办。 书院以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,做有道德品行的人”为主题,旨在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、思考、感悟和践行。 |